思考如何思考

周末和家鹅在地铁上就如何思考问题进行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讨论。 结论是我们夫妻两人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,切入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。 这个结论十分有趣,以至于我们翻出了许多往事比对,莫不概然。

除了当时讨论的内容,下面还增加了一些额外想到的点。

利益与代价

家鹅喜欢

  • 找出利益相关方
  • 通过对获利,代价,风险等角度对每个利益相关方进行探讨

这种方法得益于她受过的大量的经济学的学术阅读与写作训练。 这种方法对于她而言如鱼得水,但我发现实际思考起来有点难驾驭,她给出的建议是:多练习。

头脑风暴

我喜欢

  • 快速找到几个切入点
  • 在每个切入点的基础上继续脑暴出二级/三级的切入点
  • 组合以上可用的切入点

这种方法大概得益于我十几年坚持不懈地想项目做白日发财梦吧(大雾 这种方法也让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容易

  • 漏点:丢失一个问题的很多因素
  • 离题:漏点漏的多了就离题很远
  • 答案不稳定: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回答

近期,我也在尝试另外一种思考方式:

视角与层次

我会

  • 列出问题的各种视角与层次,进行正交组合
  • 对于问题在每个视角,每个层次域中尝试回答问题

好处是在更小的问题域中回答问题会更简单。 难的地方在于思考特别费时,并且需要附件(表格,纸笔)

打破沙锅

哲叔是我共事过最久的同事兼boss。 他让我演练过一次根因分析法:

  • 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当前情况, 并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记录。
  • 逐一对每个答案问一个为什么,并记录下原因。
  • 重复直到无法再回答。

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加回答的深度。

小结

与寻找方案这类问题比起来,回答原因这类问题我一直做的很不够。 生活中的简短对话对这个技能的要求特别低,因此很少被暴露出来。 特别是在雅思写作的训练中,我逐渐发现这个短板。 以上提到的所有方法中,目前看起来

  • 可以通过分角色,分视角,分层次等技巧来分解问题,缩小问题域再组合结论;
  • 启发式地思考很有用,横向做脑暴,纵向找根因。

然而,以上技巧在没有足够多练习的情况下作用都很有限。 近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训练。 家鹅常常帮助我理清思路,当我的小黄鹅听我巴拉巴拉。

(๑•̀ㅂ•́)و✧ 老婆棒棒哒~